NEXUS是基于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,CNS (Congress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),由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的Peter Nakaji医生和克利夫兰诊所的Nicholas C. Bambakidis医生组织建立的网站(http://www.cns.org/nexus)。网站完全免费开放,无需任何注册,网站主体基于病例的收集与归类,完美适配移动设备,旨在帮助神经外科医生迅速找到类似病例,并且学习世界各地的神经外科医生如何处理该病例。同时,每一个神经外科医生都可以上传自己的病例,在全世界的神经外科医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技巧。
右侧眶上入路切除前床突脑膜瘤一例
编译:
王小峰 渭南市中心医院
审校:
龙 浩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
本病例描述一例经眶上入路切除前床突脑膜瘤。
右侧眶上开颅是首选手术后入路。
目标位置深小,因此仅需一个很小的切口。
切口线在在眉正上方。
取McCarty关键孔为开颅钻孔处。
手术切口位于眼眶上方,包括眶缘。
翼点入路和改良OZ入路可通过侧裂触及前床突脑膜瘤;然而,眶上入路可以很好地进入小的第二型床突脑膜瘤。
眶上开颅手术也可以从标准的OZ切口开始,取发际线内切口。
眉毛处切口更短,手术时间更短。
前床突是蝶骨小翼的内侧端,覆盖视神经和颈内动脉,与视干下侧相连。
仰卧/平卧。
中立头位,不过伸不屈曲。
仰卧位,肩部紧收,头向内偏,右眉毛位于最高处。
头部位置可以根据暴露需要进行调整。
右眉切口。
进行皮下分离,颞肌向后抬起并回缩,露出关建孔。
在不进入额窦的情况下,行包括眶缘的开颅手术。
抬高涉及额叶的肿瘤。
切断肿瘤基底血管。
分离、移除肿瘤。
切除肿瘤,彻底止血、严密缝合。
术后核磁共振显示肿瘤全部切除。
从MRI可看到眶上手术通路。
患者恢复良好,术后第3天出院;
术后未发现新的症状;
病理表现为移行性脑膜瘤,MIB为1.5%;
术后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对大脑的影响极小。
在去除骨瓣和眶缘后,应打开顶或眼眶以改善入路。
早期切断肿瘤基底可以相对无血供地切除肿瘤。
前床突脑膜瘤分为三型(Almefty分类):
第一型:从颈内动脉上环和下环之间产生。
第二型:生发于前床突硬脑膜的上方、外侧方。
第三型:发自视神经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