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例48岁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男性患者,于2020年3月全麻下行左颞岛肿瘤切除术,病理检测结果为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(WHO Ⅳ级),IDH野生型,染色体1p/19q未缺失,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。同步放化疗后患者病情稳定,根据2020胶质母细胞瘤NCCN指南,推荐患者进行TMZ辅助化疗+TTFields电场治疗,患者依从性好,目前病情控制良好。
01
患者基本情况
02
诊疗经过
(1)手术治疗
(2)TMZ同步放化疗
(3)TMZ+TTFields电场治疗
03
病例小结
EF-14临床试验表明TTFields联合化疗显著延长新发GBM患者PFS和OS,其亚组分析显示高依从性患者,生存获益显著提高;每天佩戴22小时以上的患者生存获益最大,五年生存率高达30%。本例GBM患者标准同步放化疗后,局部仍有残留病灶,早期应用TTFields疗效明显。
盛晓芳教授
该病例是一例新发GBM患者,遵循Stupp标准治疗方案,在术后进行TMZ同步放化疗,及TMZ辅助化疗,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副反应进行了对症处理,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同步放化疗。在随访发现肿瘤残留时,按照指南给予5/28 TMZ辅助化疗,同时加用TTFields电场治疗,在联合疗法的协同作用下,残留病灶控制良好。这一病例提示标准治疗方案+TTFields确实能够有效抑制肿瘤。希望通过进一步探索TTFields的联合疗法、TTFields更优的介入时间等,实现患者更大的获益、让新发GBM患者无瘤生存状态尽可能延长、让肿瘤不复发或复发时间延迟。
张义教授
对付胶质瘤,绝对不是一个武器能够起效的,一定是多学科联合作战,才能对胶质瘤这一顽疾起到最大的抑制杀伤作用,延长患者有效有质量的生存时间。这里病例很好的体现了目前胶质瘤治疗的规范,包括最大安全范围的肿瘤切除、尽早开展术后同步放化疗、TMZ辅助化疗,并采用最先进的TTFields电场治疗。Stupp教授的EF-14试验是近10年来比较令人鼓舞的结果,且TTFields的副作用小,仅有皮肤反应,对认知等功能无不良影响。但TTFields的治疗机制和联合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,最佳的干预时间点、是否存在特异的分子标记物等,仍有很多未知领域。这个病例的展示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,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新兴武器的疗效,希望结合多学科的力量进一步发挥TTFields的优势,在胶质瘤诊疗中取得更大的进步。
专家简介
(按姓氏拼音排序)
盛晓芳 教授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伽马分院神经肿瘤放疗科主任
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放疗中心主任
主要从事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、化疗和支持治疗
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
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
上海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
上海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
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
中国医师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
参与多个指南和教科书书的编写:《中国胶质瘤诊疗指南》、《中国胶质瘤多学科诊治(MDT)专家共识》、《中国胶质瘤放射治疗专家共识》等
张义 教授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
上海中西医结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
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胶质瘤手术组委员
1993年起,从事脑、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研究。临床经验丰富,每年手术病例超500台次。对基底节及丘脑等复杂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朱凤平 教授